飼料廠粉塵爆炸也必須在四項基本要素(可燃性粉塵、火源、封閉狀態和氧氣)同時存在的條件下才會發生,因此預防其粉塵爆炸需要采取以下具體措施。
1.控制空氣中的粉塵濃度符合衛生標準
(1)飼料加工和飼料原料儲運設備和裝置,必須密閉運行,出現跑、冒、滴、漏應及時修理,修不好的要及時更換。
(2)操作好通風除塵風網。風網操作應注意以下間題:經常檢查風網內有無漏氣和噴粉現象,特別要檢查和清理水平管道和彎頭等處的積塵,以免阻力增大,影響除塵效果,閘板、門、清掃門等的位置要調整適當,以免影響系統平衡和除塵效果。
(3)堅持通風除塵裝置比生產設備提前開動而推遲15mi\n關閉的操作制度。
(4)嚴格執行定期清掃制度,及時清除積塵.在飼料加工車間和倉庫內沉積在墻壁、梁、門窗機架和設備上的積塵要經常打掃,因為這是構成二次爆炸的條件之一。清掃時必須注意避免粉塵飛揚,采用固定或移動式的清掃裝置。
(5)飼料原料中取出的雜質粉塵,禁止返回飼料原料中去,應單獨收集后送到專門的安全地點處理。
(6)定期測定危險場所、危險部位作業點的空氣含塵濃度,超標的必須采取相應措施.配置必要的粉塵檢測和監測儀器與設備,并設專人操作和管理。
2.控制危險場所的火源
(l)禁止將火柴、打火機等帶入危險場所,禁止吸煙,禁止穿帶鐵釘和鐵掌的鞋進入危險場所,禁止使用鐵鏟在混凝土地面上鏟取粉塵(應用鉛鏟).
(2)禁止在危險場所進行明火焊接和切割作業。如果必須明火作業,要遵守明火作業許可證制度”的規定,在現場30m范圍內的各種機械全部停機,現場10m范圍內(包括作業的樓面)應打掃干凈,用水濕潤一下,在現場10m范圍內的全部樓面、墻壁的洞孔和管道,都應嚴密堵塞,以防火花濺出;在現場10m范圍內的所有材料應盡可能轉移,不能轉移的可燃材料,應用非燃性擋板或帆布保護;焊接或切割作業時應有守護人員攜滅火器在現場監視,作業結束離
開現場以前,守護人員應負責作*后一次檢查。
(3)原糧進入車間前要通過鐵柵篩和磁選裝置,以防金屬或其他硬物塊進入運輸設備,產生火花引起爆炸。在生產過程中,必須先經磁選機把金屬雜質去除,才能進入打擊機械、研磨機械、斗式提升機、埋刮板輸送機等設備。
(4)防止機械摩擦及物理熱能產生.設備軸承應裝在機殼外露處,并用測溫傳感器自動測溫,及時處理險情.應定期對所有軸承進行檢查和加油。要防止傳動膠帶打滑.
(5)斗式提升機上下輪應裝設失速監控儀,防止帶輪轉速降低而打滑摩擦發熱.大產量提升機上箱頭輪摩擦面,應盡可能增添保護層(如氯丁橡膠襯或阻力橫條),以防打滑。要防止備頭帶蛇形運行與筒體內壁碰撞。盡量采用塑料或聚胺脂備斗而不用鋼鐵質備斗,以防碰撞機械產生火花.中下部開設泄爆口.
(6)皮帶輸送機膠帶應采用硫化接合,避免用螺栓或皮帶扣接合.
(7)嚴格執行按計劃編排的“設備和裝置定期維修制度”。
(8)車間內的溜管、管件和機架等,應盡量采用螺栓連接,以便于拆卸檢修,避免焊接作業.
(9)車間和倉庫內的電氣設備,要選用防塵型的;潮濕和高濃度粉塵區的電氣設備和器具,要選用防爆型的.電氣線路要符合安全防爆要求;要定期檢查,防止短路:線頭和接點必須用罩封閉或膠布封包,禁止裸露。要防止電氣設備過載發熱。
(10)所有構筑物、設備、金屬倉、斗及管道都要接地,避免積累靜電荷;定期測量接地電路的電阻;中、高層建筑物要設避雷裝置
(11)裝卸粉狀物料的地點,應設汽車滑坡傾斜臺,以便汽車不必起動發動機就能離開。
(12)筒倉內部照明采用低壓聚光燈而不用行燈:筒倉和料倉應設料位器,以便掌握物料量,防止堵塞事故。
(13)定期檢查風機葉片的完好情況, 以免葉片脫落產生火星,引起爆炸.
易爆作業及設備
粉碎過程:由于機械力的作用會揚起大量粉塵,設備內懸浮的粉塵往往處于爆炸范圍內。且各種力的作用更容易產生摩擦撞擊火花,靜電等火源,導致粉塵爆炸的產生。
干式除塵過程:除塵前粉塵是出于懸浮的,粘附在濾材上的粉塵在清灰狀態下也處于懸浮狀態,若恰好有足夠能量的火源,將發生粉塵爆炸事故。
輸送過程:粉塵處于蓬松的懸浮狀態,已具備粉塵爆炸的主要條件,只要有合適的點火源則極其危險,并且輸送管線與除塵設備相連,極易引起二次爆炸,造成更大的損失。
清掃過程:粉塵堆積在廠房及設備表面,若不及時清理,在達到一定濃度并且飛揚起來之后,很容易造成爆炸事故,并且在清掃過程中,也極易粉塵飛揚形成懸浮爆炸條件。
檢維修過程:檢維修作業過程中經常在現場進行動火作業,如氣割焊接磨光機,如現場存在爆炸性粉塵,極易造成粉塵爆炸。
容易發生爆炸的設備:提升機 除塵器 鋼板倉 成品倉
粉塵爆炸過程:粉塵獲取點火能量——表面溫度急劇升高——粉塵分解形成蒸汽——蒸汽與空氣混合——混合氣體遇到火源爆燃——爆炸產生沖擊擴大粉塵范圍——形成連鎖爆炸
粉塵爆炸特點:燃燒時間長產生能量大;具有二次爆炸的可能;爆炸感應期長;爆炸產生有毒氣體。
粉塵爆炸的常見原因
操作原因:風險辨識不到位,思想不過重視;操作人員缺乏粉塵防暴意識;粉塵區域動火許可不到位;粉塵清理不及時或有死角;操作規程存在缺陷;作業人員違章操作;缺乏防護用品;缺乏定期檢測。
技術原因:粉塵區域布局結構不合理,靠近火源或易燃易爆場所;設備密封不好,粉塵泄露;動力設備無減震裝置,造成揚塵;設備摩擦碰撞產生熱能和火花;防靜電接地措施不到位;粉塵區域通風不良。